作为土生土长的“一轻人”,2002年,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奇接手义利面包,创造了十年面包产品销售规模增长20倍、利润位列同行业之首的业绩。2010年,李奇全盘管理义利食品、北冰洋食品、京轻饭店等多家积患难愈的国有企业。上任伊始,李奇提出“三个一定”:形象上一定要传统又时尚,包装一定要绿色又环保,口味一定要原味不原汁。自此,义利、北冰洋两个老品牌开启了回归之旅。2011年,消费者在百年义利连锁店买到了复出的北冰洋汽水,依旧是玻璃瓶装,商标上的北极熊升级为憨态可掬的大白熊,就连广告语都透着京味和时尚:“真橙意,够橘气,还是咱北冰洋”。
玻璃瓶,皇冠盖,桔色的甜水被二氧化碳撞击出欢乐的味道,就着没有空调,只有蒲扇的日子,四脖子汗流的时候,喝上这种印着白色北极熊标志的汽水,那场景成了北京80年代的典型画面。现如今,如果你不能领会这款饮料的深意,绝对会被鄙视:“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对,北冰洋已不单纯是一种汽水,大白熊的辉煌已经沉淀成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当然,这段记忆也给北冰洋带去一段真金白银的实惠。1985年至1988年期间,北冰洋公司产值超过1亿元,利润达到1300多万元,说它是京城冷食、汽水界的“一哥”,一点儿都不为过。
在经历过国民汽水的辉煌之后,品牌一度遭到雪藏,复又重新上市,几个阶段下来,时间为北冰洋打上了怀旧的烙印。只可惜,那个当年抱着它喝的小孩,自己的小孩都改喝NFC了,最起码也是小茗同学,孩子们甚至连可乐都很少喝,可以选择的饮料太多了。
复出 走出雪藏却遇饮料深冬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北冰洋的回归之旅。
2011年,北冰洋汽水恢复生产。当年11月,没有过多宣传造势,第一批产品,10万箱玻璃瓶汽水在销售淡季轻松售罄,北京市场用它的热情肯定了北冰洋的“低调复出”。
2013年8月8日,一轻控股公司将北京义利食品公司、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等子公司进行整合重组,成立一轻食品集团公司,旗下拥有“义利”和“北冰洋”两个著名品牌。
重组后的一轻食品集团公司作为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的典范受到重视。一方面拓展百年义利专卖店,另一方面推动北冰洋旗下产品的全面复兴。
不过,朱迪认为,北冰洋大白熊要想重回“大哥”位置,占据饮料江山,哪怕一角,难!
2015年,北冰洋卖出500多万箱,超过北京地区同等包装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销量总和。但是,走出雪藏的大白熊面对的已经不是14年前市场格局。
公开报道里,各大品牌降声一片,自2013年开始饮料行业进入深冬。2016年上半年康师傅出现负增长,利润率从之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康师傅2015年一季度同比下滑16.56%,其中饮料业务营收下滑49.15%;统一2015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下跌2.9%;可口可乐2015年下滑3%;碳酸饮料市场近年增长乏力。
渠道上,曾经糖酒系统销售架构完全可以达到销售落地的效果,现如今,从渠道规模到渠道功能都更加细分,排除高昂的渠道费用不说,就是在专属的百年义利连锁店内销售,也要面对业已变化的消费趋势。
身处这种场景的北冰洋,尽管有“黄马褂”加身,应该也不会暖和到哪儿去。
玻瓶 还原当年口味却遭现代流通渠道屏蔽
玻璃瓶和二氧化碳是一对绝好的搭档,玻璃瓶的气密性完美地呈现了二氧化碳的畅快感觉,熟悉的味道让消费者喝出了记忆里的曾经。据介绍,北冰洋汽水主打产品是果汁碳酸饮料,每瓶汽水果汁纯度接近4%。为了口味一致,北冰洋选定拥有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认证的重庆万州红桔作为原料,而非香精。北冰洋在万州拥有专属榨汁厂,浓度超过60%的桔汁,会在零下18度的低温运输车中运回北京。口味调配上,也是选择三个不同成熟阶段的桔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最佳香体。为了锁定“好喝”,仅仅二氧化碳含量这一项,北冰洋能做到开瓶后12小时内仍饱有大量气体融在水中,这和玻璃材质有一定关系,北冰洋的玻瓶从1米高处垂直下落第一次落地不碎。同时,也会根据不同季节、天气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微调。
口味还原效果的确好了,但是玻璃瓶给大白熊带来了两个致命的弱点。
一,易碎。这让现代流通渠道不愿销售玻瓶饮料。第二,回收。玻璃瓶的循环使用要求售点负责回收,替换,显然没有哪个渠道商会为退瓶“起早”。
然而,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原因,却是因为缺钱。
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李奇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北冰洋根本进不起超市,商超渠道最低的进驻费报价都在80万元,对于老国企而言,必须尽可能保证收支平衡,而且除了正常运营,还要负担6000人退休老员工的补贴等各项费用,每年将近1000万元。“我们无法高价进商超,也不可能大量投放广告。”
为了解决通路问题,李奇在德国考察时看到了比商超更为重要的渠道。李奇发现,社区小卖铺相比商超更接地气,如果主打小卖铺这样的销售渠道,不仅费用低,而且有利于团队直接把握市场情况。
因此,北冰洋复出最初的5年,北京市场作为北冰洋汽水的基地市场,辐射京津冀,同时,外埠市场锁定山西、海南、新疆、黑龙江、苏州、保定、重庆等城市通过经销商开拓当地市场。渠道类型上,95%的销量都来自北京的食杂店和餐饮渠道。
目前已在定州建设生产基地。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正定县建立实体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用5年时间打造“义利”、“北冰洋”双品牌,饮料、面包、冷食和商业多产业,成为服务于华北地区的中央工厂。
今年8月,北冰洋杀向重庆。重庆人不管是吃火锅、串串、烧烤还是小面,都会点一瓶饮料,因此,重庆的酒水市场非常活跃,尤其是夏季。算算账,一瓶北冰洋卖到重庆,在餐饮渠道零售价在5到6元,恐怕路费也不止这些。同样是复出品牌,当地的天府可乐在超市卖4元。大白熊在北方市场还未站稳,又跑到重庆,开辟远程战场。如果未来在重庆建立工厂,则有望在原料供给地输出产品,缩短物流供应链,控制西南市场。
大白熊和百亿目标之间隔着“一颗玩心”
尽管有北京市国资委的支持,有百年义利专卖店的专属渠道,北冰洋在销售上仍显保守,缺少有效突破。作为快消品,大白熊还没有完全“跑起来”。
饮料本身是一种涉入度不高的产品,消费者随机购买的概率极大,特别是在追求健康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时代,消费者对饮料的期望已经超越解渴的基本功能。北冰洋要想脱颖而出,除了用“怀旧”锁定35+岁以上的用户群,更要用一颗“玩心”,带着90后,00后一起逗比,一起“嗨”。说到这里,让人不禁想起日本波子汽水,在它的百年发展历程里,波子瓶型沉淀为它的基因,瓶身标贴则会根据不同时代的热点进行设计,几乎成为流行文化的展示窗口。北冰洋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对话机制。防滑的橘皮纹理,盲文标识,凹凸有致的曲线,都可以成为激发大白熊成为时尚话题的引子。这还不够,作为年轻生活的代言人,大白熊还必须通过个性化渠道,拓展出一个属于“冰粉”的天地,正如同北冰洋所倡导的那句话:”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那么,通路上,虽然在餐饮渠道发展得不错,但是,仅就社区渠道而言,北冰洋社区便利店开发力度仍显薄弱。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几个社区——回龙观、天通苑、望京、方庄、世纪城、劲松等蕴含着大量商机。在这些社区中包含着三种类型的消费者: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单身家庭。相应而言,目前便利店里,仍以箱装单瓶购买为主,这种模式显然不足以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如果推出与之对应的8连包、4连包等中小型包装,那么下班回家的路上,消费者就可以随手拎上一提,既不会给消费者造成负担,又能便于消费者退还空瓶。同时,针对单身家庭,设计多口味组合套装,另外附赠义利熟食等方便实惠的组合,更能从生活形态上,贴近消费者,暗合消费需求的商品,怎能不会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呢?
当然,如果对渠道设计再加以规划,控制好终端价格、渠道价格,那么,结合百年义利的专属特性,用真实的市场数据进行管理,控制好产销协调,以遍布北京各个城区的专卖店为根据地,向外扩张至津冀地区,势必会制造出一种全新的消费时尚。
关注我们
爱盈利
系统 + 服务 = 您的盈利合伙人
订阅电子期刊
请在下方输入您的邮箱地址,订阅邮件查看最新产品动态。此外,还可独家访问案例研究,解决方案及线下活动的最新消息。
* 我们尊重个人隐私并不会与任何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
©2016 魔利互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魔利互通和爱盈利为魔利互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京ICP备08008408 京公网安备110105006913
我们关心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本站点会使用Cookie以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