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FMCG
ORP  SAAS  销售管理  
重建营销系统,势在必然,刻不容缓
author:刘春雄老师  Reading quantity:29  Released in 2781 days ago
2009年,统一做了3件事,力推老坛酸菜;砍掉5个亿的产品;培育汤达人等换挡产品。3件事反映出来的管理逻辑是增量和结构,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差异,决定了统一的发展后劲。刘春雄教授认为,这是营销方法和管理方式的调整,这需要一系列的改变,甚至是一代营销人的调整。

先讲一个先知先觉的故事:2009年,现统一大陆区总经理刚上任统一方便面业务,时,做了三件事,一是大家熟知的力推老坛酸菜;二是多数人不知道的砍掉了大约5个亿的毛利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产品(占总销售额超过20%);三是同期慢慢培育汤达人等换挡产品。

过去,我们只看到了老坛酸菜的成功,很少人看到了另两个方面。实际上,统一提前做了大家应该做的事。所以,我们看到2016年半年报,统一与主要竞品相比,销量不到竞品的一半,利润却比竞品高。

统一是个先知先觉者,直到现在,很多人还看不懂统一。我觉得统一与其它快消品企业相比,在营销目标上,多数企业的目标相对单一,就是“增量目标”,而统一有两个目标“增量和结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企业营销系统的驱动力不一样。可以这么说,统一比多数快消品企业更早地重建了营销系统。

可能有人会质疑,不就是从销量增长转为结构调整吗?不就是从卖“双低产品”到主流换挡吗?最近不少企业推广主流换挡产品的失败已经证实,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是营销目标和方向的改变,这是营销方法和管理方式的调整,这需要一系列的改变,甚至是一代营销人的调整。

总的来说,需要重建营销系统。


中国市场在成熟,营销方向在变化


如果对中国目前的市场变化作一个简单结论的话,我认为是:中国市场正在从“以增量为主的成长性市场”,向“以结构为主的成熟性市场”转变。

从营销目标和方向变迁角度讲,我把中国营销分为三个阶段:

  • 2013年及之前,营销的目标是:销量增长。

  • 2014年至2016年,营销的目标是:保存量。

  • 2017年之后,营销的新目标:抢占新主流价格带(调结构)。

2013年之前,快消品行业总量在增长,年度差别是增长率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也是增长量不一样。有的时候,甚至20%的销量增长都只能算低增长。

对于增长,这曾经是营销人不言而喻的目标,考核一定是围绕销量增长进行的。

2014年至2015年,快消品行业龙头的销量都在下滑,2016年部分企业恢复增长。此时,企业的目标自然变为“保存量”。“保存量”只是过渡阶段的工作。

2017年之后,相信多数行业会停止下滑,“保存量”过程结束,但是,由于主流换挡,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的目标是调整产品结构,确保利润增长。此时,企业的目标和方向会再次发生变化。


营销系统的变迁


一个营销系统,包括组织架构、营销队伍构成、营销目标、考核系统,以及相应的营销方法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企业的营销系统。

在增量阶段,从营销目标上讲,主要是增量,结果考核也是增量。相应的营销方法,如深度分销、铺货、促销推广,都是以增量为目标的营销方法。这些营销方法相应的指标系统,也变成了企业的过程考核目标。

也就是说,企业的整个营销系统,以确保销量增长为目标。方法与目标和结果是对应的。

到了近两年“保存量”阶段,企业基本放弃了深度分销、铺货、终端推广等方法,改之以促销、占仓等应急方法,营销目标与方法也是对应的。

那么,如果现在的目标是主流换挡,结构调整,那么,上述营销系统还适应吗?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改变了考核目标吗?我认为,企业的整个营销系统都需要重建,否则,仅仅改变目标是没有用的。


重建营销系统


最近有不少企业推广新品(主流换挡新品)失败的案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老系统老方法推广新品。所以,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主流换挡,可能死在传统套路上》。

我在最近另一篇文章《哪些营销词汇将在中国营销词典中消失》中预言:深度分销、铺货、终端推广、终端拦截、占仓、理货,这些曾经中国营销的主流营销方法,将会过时,将会从中国营销词典中逐步消失。这也是宣告:企业必须重建营销系统,以应对从销量增长到结构调整的转型。

在新的营销系统中,我认为将会有两个模块:一个是老主流低成本保存量的模块;另一个是推广主流换挡新品的模块。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即使是老主流产品保存量,传统的营销方法仍然不适用了。因为传统营销方法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人海战术。比如、深度分销、铺货、理货等传统方法,都是以人海战术为前提。然而,由于成本的提升,人海战术肯定不适用了,所以“保存量“也得有新方法。


新营销系统两大模块




1


老主流产品低成本保存量的营销系统

这个系统有两个前提:一是客情关系熟悉;二是产品不需要推荐。因为销量增长困难,所以需要低成本的完成保存量。

低成本完成“保存量”,不是打人海战术,而是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工具,利用互联网工具所产生的后台系统,精准地完成渠道管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 从车销到访销,然后到自主下单。


车销是在人力费用很低情况下产生的,从车销到访销(不管是SaaS访单系统,还是B端电商的下单系统,均可视为访销系统)是一次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然后到终端自主下单,将是又一次费用降低。


2. 利用第三方统仓统配系统,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系统第三方化,这是必然趋势,不可阻挡。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配送成本,当增量没有的时候,降低成本就成为必须思考的方向。


3. 利用B端后台系统实现精准渠道管理。


所有下单互联网化,后台系统的大数据就成为渠道管理的关键,比起现在渠道管理的无目的拜访、高密度拜访,后台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将用较少的人员,实现精准渠道管理,效果比现在的深度分销将更好


2


新主流产品的互联网化推广系统

首先谈谈什么是新主流。主流换挡的概念提出来后,不少人以为主流换挡就是做中高端,或者做高端细分产品。我认为有两个标准:第一,产品肯定要升级;第二,要是下一阶段的主流。所谓主流,就是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一定不是细分产品。

以瓶装水为例,现在的主流是2元/瓶,新主流应该是3-4元/瓶,如果是5元以上的价位,就不是新主流了。

以方便面为例,现在的主流是5元以下,新主流应该是5-8元。如果是10元以上,就不是新主流了。

新主流产品就意味着现在还不是主流,还不能全渠道销售。最近一些企业推广新主流,还是采用原来的推广方法,搞全渠道铺货,然后是促销推广,然而市场根本不买账,铺货之后就是大面积收货。这可能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推广方式的失败。

新主流产品的推广系统,有四个关键点:

  • 第一,推广人员大大精减,不再打人海战术。这也是人力费用上涨的必然结果。

  • 第二,不再采取全渠道推广和大面积派送方式,而是精选终端(有新品推广能力的终端)和KOL(关键意见领袖),采取点穴式的推广。

  •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互联网对营销最大的影响不是电商,而是营销传播。借助于互联网传播,以精选终端和KOL为传播原点,从而实现精准传播。当然,由于互联网传播手段时刻在变,营销传播方式也会不断变化。

  • 第四,新主流产品推广,抢占新价格带是关键。过去的主流产品是“双低产品”,价格带没有拉开。从新主流开始,一定会拉开价格带。但是,价格带是逐步向上提升的,谁率先占领了新价格带,谁就在这个价格带有发言权。可以说,老主流的产品,在新价格带的影响力并不大。

从上面设想的新营销系统里,传统的深度分销、铺货、促销、占仓等工作,基本上没有位置了。

重建营销系统,从人员结构、组织架构、主要营销方法、销售目标、考核手段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融入互联网的元素。

可以说,主流换挡与互联网基本无关。但是,主流换挡过程中的营销系统重建,必然吸纳互联网作为基本工具。


营销以变应变


营销的特点是“适应”,适者生存。所谓的适应,主要是适应环境的变化。

中国营销最大的变化有三点:

  • 一是中国从成长性市场进入成熟性市场。这个与互联网基本没有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 二是互联网无论作为工具,还是作为思想方法,对营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营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并且加剧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最大的影响是传播,因此必然对营销产生影响。

  • 三是中国人力资源偏紧,人力成本上升,90后入职对营销体系的影响。中国以前的营销方法,很多是以人海战术为基本前提的。

上述三大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中国原来的营销系统,很难适应现在的营销环境,重建营销系统,势在必然,刻不容缓。


Keyword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IEM

ORP + Consultancy = Profit Partner

Subscribe your e-magazine.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to request for the latest product update. In addition, you can also access exclusive case study, solutions and the latest news on off-line activities.

Subscribe

* We respect personal privacy and will not sha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 any third party.

Contact us

Should you have any query or sugges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We will try to find you a right solution.

Customer service number

400-883-2991

©2016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and IEM are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Co., Ltd.

京ICP备08008408 京公网安备110105006913

We care about user safety and privacy. The website will use cooki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即刻联系拨打
400-883-2991
了解系统案例详情,也可留下您的企业信息,由爱盈利专业顾问为您定制服务。
确认发送